您在这里:乐动在线官网(中国)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建筑需要革命 翻越建筑“三宗罪”
发布时间:2012-12-07
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全国住宅建筑数量激增。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住宅无特色、全国住宅“面貌一样”的情况凸显。在近期由海南旅游地产国信龙沐湾在上海举办的“新海岸,新地标世界海洋建筑大师论坛”上,世界着名建筑大师何镜堂和刘太格列举了当前中国建筑“三宗罪”:“抄袭、符号化和抛弃传统是当前中国建筑存在的重要问题。”
何镜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世博中国馆之父”闻名于世,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并荣获中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建筑 杜绝千篇一律
建筑的特别之美,是我们建筑师一辈子的追求。
说到何镜堂院士,他最为南京人熟知的作品当属新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表示,现在中国建筑存在“千层一面”的情况,“这和我们建设速度太快有关。”
一个优秀建筑作品,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必须跟所在的环境、城市相融合,就是做到人和自然、建筑之间的和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座上海的建筑,风格和巴西建筑显然不同,因为环境不一样,首先气候条件不一样。比如说我是广东人,海南岛也是属于南方,但是它更靠近热带一点。我们那里的建筑,受湿热天气影响,建筑必须解决好遮阳、通风、隔热的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这是要考虑的;第二,具体的环境风貌,比如说建筑依山而建就需要跟整个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气候融合在一起。
何镜堂认为,中国建筑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抄袭严重。觉得西方哪个建筑好就抄人家,反过来现在强调民族城市,又把传统的搬过去,搬构建,这都不是方向。二是符号化。现在要求建筑有民族特色,就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所以我觉得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文化,把它继承成一种现代方式。这都不可能做好建筑。
那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好建筑?”是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做到既传统又现代。“何镜堂说,节能环保低碳也是未来建筑发展走向,”要结合当地不同气候处理,比如南方城市的建筑,就要隔热通风防潮,北方就要防寒防风沙。这样是对环境的保护,也是让建筑有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何镜堂表示,自己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做有创意的建筑:”但创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根据地域文化特性、环境依据结合而来,再用现代的材料、艺术和审美观结合起来,才能让建筑有文化也有时代性。“
豪华 不一定代表舒适
不同的人群对度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希望看到没有机会看到的,没有机会欣赏的。总的就是两个大方面,一个想看到的是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有一个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气息。比如我一有机会就会去三亚,我就喜欢那种状态,度假的时候把心情全部放开,什么都不想,看到蓝天和大海以及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因为平时没有这种机会。
在这个前提下,我也希望我住的地方不一定是很豪华,我不喜欢特别豪华,只要是舒适,那么这个生活就是放松的,简单来讲就是自然。
所以海滩的那种旅游,应该首先是充分利用平常没有机会享受到的蓝天白云、空气、海浪、沙滩这些东西,也就是自然风光。另外我也喜欢一种度假,就是欧洲的小镇,而不是大城市,欧洲的小镇,德国也好,西班牙也好,他们这种小城镇的文化、环境非常好。所以一个好的旅游一定有好的特色。
刘太格
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1989年任新加坡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在他的领导下,重建局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图的调整方案。
建筑特色 不需要模仿
从外国人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建筑非常出色。国内乡村,老外非常喜欢,但是中国人觉得这房子没有水、电,觉得是羞耻,巴不得搬走。这是理念的严重偏差!其实外国人来中国是看传统建筑,有中国传统精髓的建筑,现在类似建筑越来越少了。
现在,很难找到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书。年轻的中国建筑师,如果真的想体现中国建筑的精神,怎么学?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中国建筑阴和阳的对接非常明显,而且是非常巧妙的结合。西方这方面不是那么讲究,但是中国很讲究,所以这方面不容易。
西方的建筑学谈到黄金比例为8:5。你们去看看中国的建筑,有哪一个地方是8:5?没有。估计中国建筑的比例大概是在6:2或者是7:2,门窗都是很瘦很高的,这本身就是中国建筑的特色。你不需要模仿别人,把这个比例的精神抓出来,其实就有明显的中国建筑的特色了。
建筑设计缺乏推动力
现在中国建筑设计有很强的”拉“动力,但”推“的动力很弱。大家受消费社会的影响严重,觉得每一个建筑都要有特殊的形象。其实建筑不是服装,服装每一季可以换款式,如果不好看可以丢掉。可是建筑不能够说看着不喜欢,建了以后不喜欢就不用了,不可能。所以建筑的审美是跟广告设计和服装是不一样的。但在这个”广告社会“,我们的建筑要像服装一样做,所以变成了一种形象的,非常注重形象的工程。所以这是一个不完善的,不理想的拉动力。
”推“的动力很弱,许多建筑师没有得到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工作。忽略了建筑最本身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要解决功能上的需要,第二要跟环境结合。我个人觉得,我做每一个建筑,不但本身要做到功能好,形象好,而且要为周围的环境带来好的影响。现在是过分的去做建筑,而没有看到周围的环境。
望学者整理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在当天的论坛上,现任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新加坡大学建筑系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刘太格,也表达了他对当前中国建筑的看法:”从一个外国人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建筑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是中国人自己却把它抛弃了。“
刘太格说,他很赞成何镜堂对中国目前建筑发展的认识,”现在中国建筑有个拉的动力,还有个推的动力。拉的动力来自消费力,不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但是推的动力不足。推动力来自建筑师,需要花时间研究文化,但这正是现在中国建筑师缺少的。“
刘太格认为,巨大的社会消费力,让建筑也成为消费品,”建筑和广告、服装不同,服装、广告可以每季度不停变换,不喜欢可以丢掉,但建筑不可以,它年限很长,具有延续性,但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一点。“他认为,现在很多人忽略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建筑的根本是功能性,但现在很多人只注重建筑形象。“
谈到中国传统建筑,刘太格说,有些地方真是让他喜欢得”想哭“,”但是中国建筑师却在抛弃这种传统,这是严重的误差。“刘太格对当代中国建筑界提出了一个建议,”现在中国的建筑学生学习西方建筑理论居多,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书籍却找不到,这样很容易让年轻的建筑师缺乏依靠,不知道如何体现中国建筑精神。“他建议,希望中国建筑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梳理,并形成理论书籍。
约翰·贝尔蒙
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外方主设计师、悉尼歌剧院室内重装设计师、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师协会特别终身会员。
文化特质 当引领建筑整体风格
水立方建筑的美包含两方面:首先是与水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与本地文化的关系。
水有非常独特的结构原则,一个水泡由一个结构源结合起来,通过技术转换,形成了水立方独特的这个形状。在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发现把水通过泡沫展现外形的时候,要考虑另外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设计的外形,也就是跟本地文化特征结合起来。中方的合作伙伴也提供了一些构想,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比如中国话当中有”天圆地方“的理念,所以水立方做成了方形。
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跟水有紧密关系。一个水环境,可以通过人工来创造,或者可以利用自然的景观建立一些公园,把水打造得更加和谐,可以跟自然和平共处。
成都 多中心将成城市发展主流
两周前我才去过成都,成都作为西部城市中心,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公园、熊猫和小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交通正在改善,500强企业正在争先恐后地进驻。目前的成都,发展格局和态势很像日本东京,可以借鉴一下经验。
目前,成都是多种建筑风格的汇集和呈现,这客观展现了成都包容的本地文化。我认为成都不像其它城市,建设不必太过求快,只要能从容展示地方文化、不要沿袭照搬,相信成都会成为一座迷人的城市。
成都有个很大的优势:城市并不孤立,在于周边城市密集。这样成都容易形成密集的城市发展带,各个区域有不同的产业互补和链接,比如和绵阳、德阳、眉山等城市的组团,形成以交通为先导、产业互补的多中心城市发展态势。